「FTL珍珠砲」:修訂間差異

Njes9701留言 | 貢獻
頁面變更
Njes9701留言 | 貢獻
變更頁面排版
第66行: 第66行:


[[檔案:TNT與終界珍珠 推力關係.png|左|縮圖|TNT與終界珍珠推力關係]]
[[檔案:TNT與終界珍珠 推力關係.png|左|縮圖|TNT與終界珍珠推力關係]]


黃色是爆炸射線
黃色是爆炸射線
第79行: 第75行:




最後使終界珍珠盡可能的靠近TNT爆炸中心點以獲得最大的推力,在最完美的矯正下(最近的距離)每顆TNT可以對
最後使終界珍珠盡可能的靠近TNT爆炸中心點以獲得最大的推力,在最完美的矯正下(最近的距離)


終界珍珠造成0.864block/tick的加速度。
每顆TNT可以對終界珍珠造成0.864block/tick的加速度。


<blockquote>''<small>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地獄同時使用4340278顆TNT對終界珍珠轟炸所產生的推力可以在1/20秒內把你送到,3750000格外的地方</small>''
<blockquote>''<small>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地獄同時使用4340278顆TNT對終界珍珠轟炸所產生的推力可以在1/20秒內把你送到,3750000格外的地方</small>''


''<small>在主世界也就是直達邊界。</small>''           
''<small>也就是等於在主世界直達邊界。</small>''           


</blockquote>         
</blockquote>         
第104行: 第100行:




'''以下情況極度簡化計算會根據每台FTL型態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計算方式'''


'''且忽略了終界珍珠的飛行阻力與地心引力。'''


'''以下情況極度簡化計算會根據每台FTL型態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計算方式,且忽略了終界珍珠的飛行阻力與地心引力。'''
<blockquote>''兩組TNT數量大致的計算方式如下''
 
''兩組TNT數量大致的計算方式如下''


''已知條件:''
''已知條件:''
第116行: 第112行:
''發射目標位置:(x2,y2)''
''發射目標位置:(x2,y2)''


''兩側TNT起爆點中心位置:TNT1(a,b) TNT2(c,d)''
''兩側TNT起爆點中心位置:TNT1(a,b) TNT2(c,d)''</blockquote>
 
首先可以定義出兩側TNT對於終界珍珠的推力向量V1、V2
首先可以定義出兩側TNT對於終界珍珠的推力向量V1、V2
 
[[檔案:Tnt1tnt2向量計算.png|左|無框|169x169像素]]
[[檔案:Tnt1tnt2向量計算.png|左|無框|169x169像素]]




 
接著是計算初始終界珍珠位置到目標位置所需多少推力向量V_target
 
 
接著是計算初始終界珍珠位置到目標位置所需多少推力向量V_target
 
[[檔案:目標向量.png|左|無框|298x298像素]]
[[檔案:目標向量.png|左|無框|298x298像素]]


 
<blockquote>接著就可以將V1、V2向量合成得出結果,n1、n2則是兩側TNT數量其中,V_result必須與V_target相等</blockquote>[[檔案:合成向量結果.png|無框]]
 
然後將向量拆分成x與y兩個來計算,就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式
接著就可以將V1、V2向量合成得出結果,n1、n2則是兩側TNT數量其中,V_result必須與V_target相等
 
[[檔案:合成向量結果.png|無框]]
 
然後將向量拆分成x與y兩個來計算,就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式
 
[[檔案:兩側tnt分解方程.png|左|無框|296x296像素]]
[[檔案:兩側tnt分解方程.png|左|無框|296x296像素]]


第144行: 第128行:




最後求解寫成矩陣形式,就可以得到最後的解n1、n2 即為兩側TNT分別數量
最後求解寫成矩陣形式,就可以得到最後的解n1、n2 即為兩側TNT分別數量
 
[[檔案:轉換矩陣形式.png|左|無框]]
[[檔案:轉換矩陣形式.png|左|無框]]
[[檔案:線性方程組解.png|左|無框]]
[[檔案:線性方程組解.png|左|無框]]
pagevi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