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2
次編輯
無編輯摘要 |
無編輯摘要 |
||
行 115: | 行 115: | ||
''兩側TNT起爆點中心位置:TNT1(a,b) TNT2(c,d)''</blockquote> | ''兩側TNT起爆點中心位置:TNT1(a,b) TNT2(c,d)''</blockquote> | ||
首先可以定義出兩側TNT對於終界珍珠的推力向量V1、V2 | 首先可以定義出兩側TNT對於終界珍珠的推力向量V1、V2 | ||
[[檔案:Tnt1tnt2向量計算.png | [[檔案:Tnt1tnt2向量計算.png|無框|178x178px|置中]] | ||
接著是計算初始終界珍珠位置到目標位置所需多少推力向量V_target | 接著是計算初始終界珍珠位置到目標位置所需多少推力向量V_target | ||
[[檔案:目標向量.png | [[檔案:目標向量.png|無框|298x298像素|置中]] | ||
<blockquote>接著就可以將V1、V2向量合成得出結果,n1、n2則是兩側TNT數量其中,V_result必須與V_target相等</blockquote>[[檔案:合成向量結果.png|無框]] | <blockquote>接著就可以將V1、V2向量合成得出結果,n1、n2則是兩側TNT數量其中,V_result必須與V_target相等</blockquote> | ||
[[檔案:合成向量結果.png|置中|無框]] | |||
然後將向量拆分成x與y兩個來計算,就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式 | 然後將向量拆分成x與y兩個來計算,就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式 | ||
[[檔案:兩側tnt分解方程.png | [[檔案:兩側tnt分解方程.png|無框|296x296像素|置中]] | ||
最後求解寫成矩陣形式,就可以得到最後的解n1、n2 即為兩側TNT分別數量 | 最後求解寫成矩陣形式,就可以得到最後的解n1、n2 即為兩側TNT分別數量 | ||
[[檔案:轉換矩陣形式.png | [[檔案:轉換矩陣形式.png|無框|置中]] | ||
[[檔案:線性方程組解.png | [[檔案:線性方程組解.png|無框|置中]] |
次編輯